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 > 有明一朝最大的蛀虫,吃垮大明江山,最后落得尸骨无存 正文

有明一朝最大的蛀虫,吃垮大明江山,最后落得尸骨无存

2025-04-04 18:24:11 来源:真相追踪网 作者:晓雨 点击:2641次

明朝建立后,朱元璋立了一条看似合理但是危害很大的规矩:凡是朱氏子孙,将来不管有多少人、是否有才能,都可以无限制地领取俸禄。这条规则在明朝后期,成了明朝覆灭的重要因素。其中,有一个人堪称是明朝最大的蛀虫,他的一生,几乎吃空了明朝的家底。最终,这只明朝的蛀虫被人杀死,落了个尸骨无存的结局。那么,朱元璋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规矩,这只明朝最大的蛀虫又是谁呢?太子之争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,因为他的起点,比任何人都要低。一个破碗开局的朱元璋,硬是靠着个人魅力和各种机缘巧合,最终坐上了皇帝的宝座。尽管朱元璋的人生经历很传奇,但是乞丐的出身还是限制了朱元璋的眼界。也许是年少时饿怕了,朱元璋在登基之后,竟然立下了一个危害很大的规矩:凡是朱氏子孙,无论是否有才、无论人数多少,都可以无限制地领取俸禄。这个规矩在明朝前中期没有太大的问题,以明朝当时的国力,还是养得起朱氏子孙的。但是到了万历皇帝时期,明朝的国力就很难养得起那么多朱氏子孙了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,朱氏子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群体。这些人整日游手好闲,还过着十分优渥的生活,而它们用来挥霍的钱财,全都是民脂民膏。基数太大,所耗费的钱财就越大。外加万历年间有战事,这种消耗显得更不合理。也正是在万历年间,诞生了明朝最大的蛀虫: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福王朱常洵。朱常洵,出生于1586年,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,生母是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。万历皇帝一直很宠爱朱常洵,甚至在郑贵妃的撺掇下,想要将朱常洵立为太子。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,万历皇帝遇到了很大的阻力。在明朝,嫡长子继承制执行得非常严格,就连皇帝也很难改变。其一是因为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规矩,后代子孙必须照办。其二是因为明朝时期的文官有很大的话语权,皇帝也得让上三分。在这场立谁为太子的争夺战中,万历皇帝失败了。在群臣的劝谏声中,万历皇帝屈服了,他最终还是立了长子为太子。虽然没有成为太子,但是朱常洵被封为福王,而且获得了其他藩王都没有的宠爱。这个待遇,就连当时的太子都享受不到。也正是因此,导致朱常洵成了明朝最大的蛀虫。封地就藩一般情况下,被封为藩王的王爷都会在成年后去属地就藩。可是万历皇帝却一直让福王朱常洵留在京城,直到群臣不断反对,万历皇帝顶不住压力,这才让已经二十九岁的朱常洵去洛阳就藩王。等到朱常洵结婚时,万历皇帝又给朱常洵修建了一个远超规制的王府。根据历史记载,这座王府一共花费了大约三十万两白银,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。如果这笔钱让一个清廉有为的官员来使用,完全可以修建一座小型城市。不仅如此,万历皇帝还做了一个让福王朱常洵越来越富的决定。因为担心朱常洵钱不够用,万历皇帝将原本属于中央管理的茶叶税和盐税分了一部分给朱常洵。茶叶税和盐税是很固定的收入,而且是非常大的一笔钱,公财私用,朱常洵有多富就不难想象了。除了给钱,万历皇帝还担心朱常洵的地不够用。为了让朱常洵有足够的土地,万历皇帝在原有的基础上,还将山东和湖广多个地方的土地分给朱常洵。张居正逝世后,万历皇帝下令查抄了张居正及其亲属的家产,然后将这些东西全都赏给了朱常洵。城破被杀之后,朱常洵又拿到了淮盐的销售权,而这个举动,让朝野上下一片沸腾。朱常洵拿到淮盐的销售权后,下令河东盐禁止在洛阳附近销售。这样一来,河东盐就无处可卖了。河东盐的收入主要是用来供给边疆战士的,这样做,无疑是明着损害边疆战士的利益。对于这一切,万历皇帝都是充耳不闻的,在他眼里,福王朱常洵才是最重要的。就这样,凭借着父亲的溺爱,福王朱常洵一步一步成为最有钱的藩王。有了钱之后,朱常洵没有想着兼济天下,而是拿着这些钱来取乐。朱常洵的饮食起居已经不能用奢华来形容了,而是极度奢华。他的一顿饭,可能是一个普通百姓几百年努力都无法获得的。至于穿衣和住房,那更是奢华无度,怪不得万历皇帝给他那么多钱,原来花在这些事情上了。此外,朱常洵还喜欢请客,每隔一段时间,都会举办盛大的宴会宴请达官贵人。据史书记载,一场宴会大概要花费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白银。有明一朝,像朱常洵这样奢靡浪费的藩王,应该是没有的,仅此一个。和当年吃不起饭的朱元璋比起来,简直是一个在天上而另一个在地上。如果朱元璋知道这个情况,估计脸色会很难看。当李自成的军队攻进洛阳时,朱常洵的死期也就到了。农民军起义爆发时,朱常洵拒不出资帮助明朝军队,而结果就是,农民军攻破洛阳。对于这个为祸天下的福王,李自成一点也没手软,下令烹杀福王,而他的生命,便在哀号声中结束了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雨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